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北半球美国, 他一共发行了两张唱片,销量惨淡,在第二张唱片只卖了六张后销声匿迹, 在南半球南非他的唱片销量超过50万张,比披头士,猫王,滚石还火,他和他的音乐成了一代人的图腾。而这两个时空里的他并不相知。 如果说这是虚构的故事,你恐怕都未必相信,但这确实是现实中发生的事, 并由瑞典导演马利克.本德让劳尔拍成纪录片<《寻找小糖人》,在85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击败众多劲敌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导演在叙述这个传奇故事时显示了他的非凡纪录片功底和技巧, 影片一开始就通过歌手罗德里格斯的南非超级粉丝老糖的自述歌手由于生活潦倒,不堪压力可能已经在舞台上开枪自杀了,后面的制作人,酒吧酒保,唱片公司老板的访谈都充满了遗憾和感伤, 而在南非的访谈中个个提到他都激动不已,影响了一代人。这些表述让人认为这肯定又是个令人惋惜的悲剧故事,直到影片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发现罗德里格斯还活的好好的,这给了观众一种强烈的劫后余生的观感。在经过一系列的铺垫后,主人公出场了。这是整部电影里最令我印象深刻和感动的部分,在温馨的乐曲中,画面切到主人公居住的小屋,树影摇曳的红褐色的墙中间一面半透明的提拉窗,一个晃动的人影在窗户后面,慢慢拉开窗户,罗德里格斯出现了,带着标致性的大墨镜,朝着窗外轻轻探身,宁静而安详。我相信这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它恰好诠释他罗德里格斯的人生,虽然在南非已经红透半边天但却充满神秘的无人知晓,就像窗后模糊的身影。被超级粉丝和导演发掘出来后也宠辱不惊,依然过着朴素平静的生活。就像这安静的露面。 影片的后半部分开始了他人生中的高光部分,飞越重洋到南非,万众期待,演唱会座无虚席,当地报纸电视争相报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人物。 回到美国后继续做他的体力劳动,住着他的四十年的小屋。虽然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但他依旧保持着很高的修养,对子女的教育与众不同,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他的一位工友对他的评价我觉得恰如其分“他做事的方式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态度非常,非常认真,像接受圣礼一样,脏乱的活要连续干8-10个小时,但他可以穿着燕尾服来,他的这个神奇的特质像很多诗人和艺术家一样,提升事物的本质,超越世俗和平凡。那些胡扯,庸人到处都是,而艺术家是先锋,就算音乐的梦想没了,但精神还在。他只需要继续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重新发现和提炼自己。” 

让我们再回到罗德里格斯的音乐,即使用现在眼光来看他的歌听起来还是让人震撼,旋律和歌词都非常棒,特别是歌词,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家和诗人的天赋。和同时代的伟大歌手和乐队相比,批判性和深度丝毫不输。导演把他的歌曲完美的嵌入到电影里,使得歌曲和电影相得益彰,熠熠生辉。值得一提是作品的编曲和制作非常非常牛X, 吉他,贝斯,小提琴,打击乐,管乐,用的恰到好处,大大提升的作品的可听性和档次。记住,一定要用好一点的耳机或者立体声音响听,否则实在浪费了这么优美精致的编曲。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作品,制作都很棒,也是大的唱片公司发行,市场为什么没有接受呢?他的唱片公司老板隐晦的说出可能是罗德里格斯的种族身份不能被当时的市场所接受,他虽然是白人的脸,但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西裔的墨西哥移民,大批的白人甚至黑人听众都无法找到共鸣。加上罗德里格斯生性羞涩,不善舞台表现,所以很快就被市场遗忘了。而在南非,大家从他的批判性的歌曲里迅速找到共鸣,他是什么种族身份听众并不在意。而且远隔千里之外传过来的东西总是充满神秘感和令人激动的,就像恐怖海峡等好多英国乐队都是在本土先不温不火,传到美国后大红大紫然后再火回本土。如果南非当时是个比美国更发达更开放的国家,我相信罗德里格斯一定会火回美国的。 

令人唏嘘的是导演马利克.本德让劳尔在本片大获成功后一年在家中因抑郁症自杀,年仅36岁,也许这部片耗尽的了他的精力和才华,让他觉得再也无法拍出超越这部影片的作品,也许是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原因。 但就这一部作品就足以让他在纪录片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就像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毕生就一部作品,但却流芳百世。 

他仍然走在破败的汽车城街头,缓慢安宁,以自己的方式和世界攀谈,也许你听见了,也许你错过了

 

2018.2.28

话题:



0

推荐

VINCENT

VINCENT

1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1970年代生人,国际集装箱物流二十多年的从业者,爱好广泛,尤其古典音乐,摄影,体育和阅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