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数年前我在岳父家的书架上翻到本一个法国传教士写的中国晚清社会的书,他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记录了他所接触的当时的官场和民间百象,令我这个局内人看了印象深刻。其中一段用困惑的语气关于中国丧事的描写至今还令我忍俊不禁。所以当我看到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时,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毫不犹豫的买下来,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加上另外一本《寻路中国》,这两本书记录了一九九六年到二零零六年巨大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从一个不起眼的中国小城,到古长城脚下的农村,再到浙江丽水的小厂,他通过和这些社会底层人士的接触,描绘了他眼中的中国,和那个法国传教士不一样,他试图放下西方文明世界人的偏见,和这些底层的人生活在一起,在涪陵,他最喜欢在大街围观小摊贩,在公园里等着普通人找他聊天,学校边上面馆的小老板是他最好的朋友;在北京,他特地在远郊古长城下的村庄租了间房,并和房东一家成了至交;在浙江,他蹲点在丽水的一个小厂里,通过记录外地打工者和小老板的日常,来向读者展示中国的巨变。

 

海勒斯毕业于剑桥和普林斯顿两大英美名校,他完全可以在美国找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进入精英阶层,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但他却宁愿到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小城做一个志愿者教师,去探索一个当时美国人并不了解的当代中国社会,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不尽力多挣些钱,为什么愿意住路边小旅馆而不愿住大宾馆。就如他在乡村徒步时,当地的村民问他“身上背那么个大包不累吗?”,“前面没有路了,赶快回头!”。只能说他是个有信仰的美国人。是那种通过精英大学教育自己内心获得的某种信仰,并为之而实践。时间给了他回报,随着中国的崛起,好奇的西方人都想探个究竟,他的书理所当然的成了最好的渠道。好多大的新闻传媒公司也找到了他,但他还是更愿意做一个精神自由的人,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生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从某种角度说,这也是我想要过的生活,独自一人,远走他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和各个阶层的陌生人聊聊天,了解他们的状态,然后写下来。进而更全面的了解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但恐怕我吃不了他所经历的那些苦,也没有他那么坚定的信念。所以也就是想想罢了。还是通过他们的眼睛去看看吧。

非虚构小说,也是我通过这两本书知道的一种小说体,海斯勒在普林斯顿的大学教授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他就是在这位教授的鼓励下把在中国的见闻通过这种文体写出来,有点类似我们的报告文学,从结构上来讲更松散些随意些。我的感觉就像一部记录片的文字版,只是不是用镜头而是用眼睛来观察,用笔来记录,这对于我这个经常把电视锁定在体育和记录频道的人来说,正合口味。而且和记录片相比,它还有它的优点,人们在镜头前多少会有些拘谨和造作,但通过作者的眼睛和笔能看到人们更自然的表现。文字也比画面更有想象力。尽管已经翻译成了中文,但依然可以感到作者写作的功力。他在描述事件时尽量客观,也会写他站在他的角度对这些事件的感受和困惑。作为局外人,他的很多看法很有洞见,例如他知道除了中国人的勤奋,耐劳,土地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也知道政府机构的层层贪腐,也和我一样疑惑明明知道这么多不公和漏洞,这样的体系还是一直运转良好。他也知道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还能在这个体系里闪展腾挪,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也就是说这个体系还有一定的弹性和流动性在,能否保持弹性,这完全取决于这个体系的上层是否一直愿意并听到底层的真实的反馈,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打破各个根深蒂固的利益关系,来保持体系的相对公平和流动性。作者还有很多鲜活的场景描写,真实而又有趣:喝酒、劝酒、税务局到小厂查账等等。在这些非虚构的场景里,我们或多或少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

2010年后海斯勒举家到了埃及,开始他人生的又一个新的旅程,我们期待他的新的作品的诞生。

2019.6.20

话题:



0

推荐

VINCENT

VINCENT

1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1970年代生人,国际集装箱物流二十多年的从业者,爱好广泛,尤其古典音乐,摄影,体育和阅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