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偶尔中午没有带饭,下去到对面的小面馆的途中,总能看到很多外卖小哥穿行在电梯间和大堂里,行色匆匆,面无表情,不停地刷着手机,外面马路上小哥们驾驶着电动车快速驶过,眼中只有前方和订单。

 每次看着这些场景,我都忍不住想到,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外卖吗?在我们这个如此讲究吃的国家里,这个把食品装在塑料盒里运来运去的产业真的要颠覆我们几千年的饮食习惯吗?可不管我信不信,风险投资家们信,在这之前他们已经用电子商务改变了我们几千年的消费习惯,用电子支付让纸币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灭绝,用打车软件让我们不用在路边伸长脖子,招手叫车。而他们用的都是一招:免费加补贴,非常简单,屡试不爽。对于消费者来说,所有的平台都是免费的,刚开始还通过补贴给你优惠,但你的消费习惯改变之时,就是他们收割之日,淘宝,支付宝,滴滴无一例外。业内戏称“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正是因为这种屡试不爽,让他们有信心改变一切,甚至我们的饮食习惯,他们每年号称砸几十亿,要把外卖平台变成另外一个淘宝,我真的很担心他们会做到,虽然我无法接受。淘宝是用这样的手段赶走了EBAY和其他竞争者,一家独大,但它通过电子商务和物流网络打破了地域的屏障,极大的促进了商品的流通。生活在中国最南边的人可以买到最北边商店里的东西,由于和要和全国的商家竞争,价格水分也小。同时有特殊爱好的人还可以淘到小众的东西,我就在淘宝上淘过二手双反相机和二手黑胶碟,还有手工冲洗照片的化学原料,这些在本地已经几乎没有人经营了。而外卖基本是在本地消费,最多就拓展了骑电动车半小时的路程半径。对于小众的私房美食,与菜品的新鲜度,饮食环境甚至器皿都有关,是需要到店里才能体会到,这些都和淘宝有着本质的不同。

本来作为正常餐饮的补充,外卖一直存在,偶尔尝试下,或者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叫个外卖。现在资本家们和创业家们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做成像淘宝一样的主流产业,可毕竟这是人的一日三餐,从食品安全来讲,除了一些大的餐馆,好多外卖餐馆无证无照无固定门面,我们看过太多这方面的曝光,好多平台照片上的食品都是用速食包加工的,这些外卖餐馆甚至都没有任何简单的烹饪过程,只需微波炉加热即可。从饮食乐趣上来讲,我实在无法忍受吃饭时经常一堆塑料盒铺在桌子上,我更喜欢去挑一家餐馆坐下来,饭菜做好后直接用容器盛好从厨房端上来;或者到家门口的面条馆子来份大碗皮肚面;或者自己到菜场采购,按照菜谱做几个像模像样的小菜,喝点小酒,心满意足。饮食是一种生活状态,我真的不希望大部分人都被他们成功洗脑。我希望随着时间的沉淀,我们回到正常地对待一日三餐的态度。

 政府在两大领域的管制出奇的宽松,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经济。为了所谓的弯道超车,政府巨额补贴新能源汽车,反而扭曲了市场创新的正常动能,违背了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大量企业为了补贴而量身造车,最后泥沙俱下,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企业能够静下心来长期做研发,这么多年来概念一大堆,核心技术上没有什么突破,充电网络也没有系统地建立起来。

 互联网行业的野蛮生长是催生了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但过度的商业化使人性的弱点不断的被攻击和利用,从PTOP中人性的贪婪,到短视频平台打色情插边球和利用人的猎奇心理,再到外卖催生放大人的懒惰,更不要说泛滥的互联网赌博。资本驱使着焦虑的创业者们为了流量和市场份额无所不用其极。对所谓成功的渴望也使他们无暇顾及商业利益以外的事。纵使是已经成功的阿里和腾讯,除了不断地扩大商业版图, 他们有像GOOGLE那样长时间不计成本的投入一些能够改变人类进程的研究吗,对用户的隐私是真的保护了吗?对年轻的创业者是真的有正面的引导吗?他们有真的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吗?

我每次看到外卖小哥,脑海里都会浮现起《摩登时代》那个生产线上拧螺丝的工人,他们本质上没有不同,只是这一次他们在互联网这个网里,被手机后面那个无形的机器控制着从一个节点赶到下一个节点。而我们,貌似掌控着手机的人,难道不是正在被手机牢牢掌控着吗?

话题:



0

推荐

VINCENT

VINCENT

17篇文章 1年前更新

1970年代生人,国际集装箱物流二十多年的从业者,爱好广泛,尤其古典音乐,摄影,体育和阅读。

文章